郑州科技学院创办于1988年,是中国民办高校20强学院和教育部表彰的全国学生就业示范民办高校。学校以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而享誉省内外,形成了“注重实践、强化技能、全面发展”的办学特色,在推动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经济建设和教育振兴的过程中实现着自身的价值。郑州科技学院应用物理实验中心的前身—大学物理实验室,创建于2010年,在学校注重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大背景下,实验室发展迅速,如今已发展成为立足本校、面向河南省,集实践教学、科学研究为一体,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综合性实验教学中心。中心发展历程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10-2012 初步建设阶段
在大学物理实验室建立之前,学校已投入201余万元建立了数字电子技术实验室、模拟电子技术实验室、电子测量技术实验室、物理测量技术实验室、物理演示实验室等8个与物理学知识应用紧密相关的实验室。2010年,郑州科技学院斥资151余万元建立大学物理实验室,实验室分为力热、电磁、光学3类实验室,其中光学实验室3个,电磁实验室4个,力热实验室3个。可开设27个物理实验项目,仪器设备共439套,满足本科专业学生的实验教学条件。实验室建立后,在陈志伟等教授的指导下,在实验室教学团队及实验室管理团队的共同努力下,实验室制定了各项规章制度,完善了实验室的管理,并在教学过程中探索实践,逐步规范了物理实验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在实验室的建设过程中,实验室管理团队的管理水平和教学团队的教学及科研水平得到了锻炼和提高,逐步成为一支动手能力强,教学和科研双过硬的师资队伍,为实验室以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阶段:2013-2014 稳步攀升的提高阶段
经过近三年的建设时间,实验室的教学与管理工作日臻成熟,同时,大学物理实验室的建设也得到了学校的高度重视。学校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出发,加大了以培养应用能力为导向的基础实验室的建设力度,成立应用物理实验中心;学校又投入100余万元新建电子电工实验室、传感器实验室一、传感器实验室二、数字电子技术实验室一、电子线路实验室等14个应用物理实验室。至此,应用物理实验中心实验室数目达到24个。
经过教学团队和管理团队的不懈努力,应用物理实验中心于2014年10月被评为“郑州市市级重点实验室”,教学团队被评为“郑州市市级优秀教学团队”,这些肯定与奖励提振了团队向更高目标努力工作的信心。
第三阶段:2015-至今 健步前行的发展阶段
在国家提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学校投入巨资建设创新型实验室,着力培养创新型人才。学校前后共投入115余万元,在杨杰慧等教授的带领下,建设了2个虚拟仿真应用类实验室和2个开放与创新实验室。至此,应用物理实验中心的实验室数量达到28个,建设层次有了新的提升。
应用物理实验中心教学团队及管理团队的骨干实验教师相对稳定,实验教师队伍保持开放流动、专兼职结合、助教协助的动态平衡。应用物理实验中心教学范围覆盖全校6个院系20个专业的学生,每年受教学生5000余人,每年实验人时数10万余。教学团队的每位教师坚持“博学、笃行、明德、至善”的优良教风,教学效果受到良好赞誉,在教学质量工程建设和科学研究方面取得了较大成绩,获得奖励37项,其中省级及以上奖励18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