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有关实验教学中心建设规划和措施

一、关于中心建设的总体思路和建设目标

1. 总体思路:以创建应用型普通本科院校为导向,以培养应用型高级技术技能人才为核心,以物理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教学为基础,构建先进的实验教学体系;使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加强实验教学改革和人才队伍建设,完善实验教学管理机制;充分整合现有资源,改建、扩建软硬件实验环境,购置先进的实验教学设备,集基础实验、创新教育于一体,全面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2. 建设目标:以应用型人才“学生能力发展”为中心,构建先进的实验教学体系、变革实验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以高素质的实验教学队伍、先进的实验教学条件和完善的管理制度为保障,全面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最终将应用物理实验中心建设成为具有省内一流实验教学环境、一流实验教学队伍的开放与创新型实验示范中心。

二、加大投入,创建一流实验教学中心

每年平均投入基础建设经费20万元,进行实验室水、电、门窗的改造和装修,改善实验室的教学与科研环境。同时对空间资源进行整合,扩大中心用房面积,科学规划和布局,加装安防监控系统,聘用保洁工人专门负责环境清洁卫生。

每年下拨固定资金,用于仪器维护维修、购置实验耗材、教师外出学习深造、自主研发教学仪器设备,以及学生课外实践和各类竞赛活动。设置专项经费,支持创新型实验室的建设。

投入资金,制定各项优势政策引进高层次人才,使教学团队的层次分布更加合理,也为中青年教师的学习进步提供了便利。同时,对实验教师队伍进行整合,统一聘用、合理分工,明确目标、责任到位。此外,还制定了奖励政策支持教师依托实验室开展申报科研项目、发明专利等科研活动。

三、注重人才引进和培养,建设一流师资队伍

根据学校人才引进政策,加快高层次、高学历教师的引进,继续从国内著名高校和科研机构引进高素质人才加入到教师队伍。同时,学校加大教师队伍培养培训力度,每年选拔一批青年教师到省内外相关院校进行进修学习,加快青年教师的进步,定期举办内部教学研讨会,将培训学习心得与所有教师交流,探讨教学方法与手段,分享教学经验,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通过以上措施,打造一支学术水平高、教育理念先进、创新能力强、实践经验丰富,核心骨干相对稳定,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等更加优化合理,富有活力的实验教学团队。

四、深化实验教学改革,构建分层次信息化实验教学体系

遵循实验教学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同时对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探索研究实验教学改革。把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有机结合,坚持以培养探索精神、科学思维、实践与创新能力为核心,构建涵盖引导性实验、基础性实验、综合设计性实验、探究性实验等分层次逐级递进的实验教学体系。同时,建设信息化教学平台,加大力度开展虚拟仿真实验的自主研发与应用。

在深化教学改革的基础上,建立目标清晰、载体明确、评价科学的实验教学质量标准。重视基本规范的养成,重视基础能力的培养,重视应用与创新能力的开发。

五、规范中心建设,完善各项规章管理制度

1. 设立教学督导,对培养方案、教学体系、实验大纲、教材建设等进行指导。同时,对实验开课情况、教学过程、结果考核等进行检查和监督。

2. 加强信息平台建设,丰富网络实验教学资源,完善实验教学的网络辅助管理。

3. 实施教师间相互听课评课制度、学生网上匿名评教制度。完善年度考核办法,对实验教师、实验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履行岗位职责情况及工作业绩等进行综合考核,考核结果与聘任、晋升、绩效工资挂钩。

4. 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实施安全教育及操作规程、危险品使用和处理等管理办法。

5. 完善中心其它各项规章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实验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