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18日,由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举办的全国应用型课程建设第五期大课堂活动会议在福州召开,郑州科技学院基础部物理教研室教师杨铁柱应邀参会。本次活动旨在推广应用型课程改革的成功经验和典型案例,提升高校服务创新驱动发展能力,促进高等院校转型发展。会议议程包括首届“全国应用型课程改革实践征文大赛”颁奖、专家报告、说课评课、课改展示等多个环节。

在课改征文颁奖仪式上,杨铁柱、刘亮军老师撰写的《基于应用型本科物理实验课程多元化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获得首届“全国应用型课程改革实践征文大赛”三等奖。该项目自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于今年7月1日启动征稿以来,我校参赛教师利用暑假时间,总结我校物理课改成果和经验,历时2个月成稿,并积极参赛。本次大赛共收到全国230所院校的734篇文章,最终评选出一等奖5名,二等奖10名,三等奖30名,优秀奖35名,优秀组织奖7名。
颁奖仪式结束后,召开专家主题报告会。应邀出席的专家有: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主任陈锋,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课程建设研究院院长姜大源,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培训交流部主任王文槿,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席、原中山大学校长黄达人,首都经贸大学党委副书记孙善学,齐齐哈尔工程学院校长曹勇安,常熟理工学院校长朱士中,合肥学院党委书记蔡敬民等,他们分别作了主题报告。其中,陈锋做了题为《大学教育活动的本质和课改原则》报告,指出了高校的课改要紧紧围绕“怎样培养人”这个核心问题,重实践、强理论,全面提升高校学生的综合水平。此外,姜大源教授做了题为《课程开发的关键:结构问题》、孙善学教授做了题为《应用教育与职业教育之泾渭》等专家报告,曹勇安教授、朱士中教授、蔡敬明教授分别做了《从翻转课堂到跨界课堂》、《应用型人才培养与课程建设》、《基于能力导向的模块化课程体系》等典型报告。

说课评课环节,包含教师说课+专家点评+现场互动等内容,有来自全国的10门课程参加了说课比赛,16门课程进行了课改展示和专家点评。我校参会教师杨铁柱积极观赛,并结合我校课改现状和取得的成果与参会的专家学者、名校教师进行了深入交流。
本次全国应用型课程建设第五期大课堂活动会议,充分展现了应用型课程建设与改革所提倡的“真学、真做、学真本领”和“学中做、做中学、学做合一;手把手、育巧手、手脑并用”的精神,通过参会交流和找补差距,进一步奠定了我校物理课程服务创新机制转型的理论基础,为我校物理应用型课程改革提供了可操作的实践依据。(文摄/ 杨铁柱 审/李军)